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方面,這此修訂后的預算法是一個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新的預算法標志著以透明、規(guī)范的地方債逐步替代地方平臺融資模式的改革已經全面啟動。
用地方債替代傳統(tǒng)的融資平臺模式,可以明顯降低地方政府面臨的期限錯配和由此帶來的流動性和違約風險,同時將大大提升地方債務融資的透明度,便于民眾、地方人大和上級政府的監(jiān)督。另外,地方債市場“用腳投票”的機制也能在相當程度上加強對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
同樣具有深遠意義的是,新的預算法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公布資產負債表,這比以前的“要求編制資產負債表”又進了一大步。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的公布將有助于實質性地提升地方政府的財政透明度、約束地方政府過度舉債的沖動,有助于從源頭上控制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如果在未來幾年內我國主要省市政府都能公布地方資產負債表,中國的財政透明度將領先于其他許多發(fā)展中國家。
新的預算法還要求國務院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以及責任追究制度。這是地方債務管理的另一項重要突破,借鑒了如哥倫比亞、美國俄亥俄州等地的國際經驗。我認為,除了中央政府要建立對省級政府的預警體系之外,更重要的是省級政府要建立對下級政府的預警體系和責任追究制度,對將要出現(xiàn)較大風險的下級地方政府及時進行干預,撤換導致較大財政風險的下級政府官員。這種模式是單一制國家在保證公共服務連續(xù)性(地方政府不破產)的前提下建立硬預算約束的有效辦法。
硬化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將有助于我國向新的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目前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主要是數(shù)量指標(如貨幣供應量),未來的中介目標要轉向以價格為主(如央行的政策利率)。歷史上主要采取數(shù)量型調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經濟主體(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某些國企)對利率不敏感。如果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得以硬化,就可以提升未來政策利率的調控效果。
當然,落實新的預算法,建立新的地方政府融資體制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如何界定全口徑的地方債務,如何界定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中應包括的資產、負債和國有企業(yè)的范圍,如何處理隱性和或有負債,如何設計預警體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如何完善地方債評級體系,如何提高地方債市場的流動性,如何進行中長期的債務可持續(xù)性預測等等,都是十分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但是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有解決方案的,也是有不少相關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的。(馬駿: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